漯河日报2024年6月26日: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激活乡贤力量 赋能乡村振兴
责编: 来源: 审核: 发布日期: 2024-07-18 浏览次数:

■本报记者 姚 肖

通 讯 员 冯艳华 庞 蕾 张 静

雕刻精美的仿古牌坊巍然耸立、平坦整洁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、现代化的小洋楼绿树环绕、优雅别致的咖啡屋时尚典雅、标准化的产业基地产销两旺……

6月17日,记者走进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老应村,一幅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。

“这几年,应喜民给村里办了不少好事实事,不仅捐钱修路、安装路灯,还给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发养老金。谁家有困难,他都会伸手帮一把。村里的老少爷儿们都很尊敬他、感激他。”说起村里的乡贤应喜民,村民应晓民高兴得合不拢嘴。

应喜民是土生土长的老应村人,如今是山东应生集团的当家人。应喜民19岁时离开家乡远赴山东烟台打工。他干过油漆工、电工、灯具销售员等,在多个行业领域打拼过。1992年,应喜民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。凭借过硬的工程质量、一流的管理等,应喜民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建筑公司发展成为集团企业,业务涉及房地产、建筑、路桥、园林、金融、旅游、矿山、水产、装饰、物业等。

在外打拼的应喜民没有忘记养育他的家乡,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。老应村的发展时刻牵动着他的心。只要家乡有需要,他就第一时间伸出援手。这些年,他累计出资500余万元,在家乡修路、助学、扶贫济困、改善人居环境等,助力乡村振兴。

应喜民是老应村外出成功人士回馈桑梓的典型代表。

近年来,老应村深入挖掘乡贤资源,探索实践“乡贤+”新模式,不断做活“承先贤、引今贤、育新贤”文章,着力把乡贤“软实力”转化为发展“硬实力”,引导100多名乡贤由“东南飞”变为“凤还巢”。

搭平台,乡贤集聚。老应村积极搭建回乡创业平台,对于有返乡创业想法的乡贤,(下转03版)

版权所有 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     网站标识码:4111900001
联系电话: 0395-3195001 传真0395-3195002 地址:漯河市淞江路东段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